“斋僧”起源于佛陀时代,而盛行于南北传之佛教。昔日目犍连尊者为拯救亡母于恶道之苦,蒙世尊嘱咐于佛欢喜日斋供僧人,以此殊胜功德,终令亡母得以超升,其大孝精神,震古烁今,恒为我佛教徒,乃至世人之典范。此恪遵佛制,配合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常年大会,举办『斋僧大会』,集诸大德之净财,供养国内外的法师,更将功德殊胜的斋僧升华为护持僧伽教育及会员之医药费。『斋僧大会』之盈余将保留为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僧伽教育及医药基金。此项『斋僧大会』于2014年6月22日假槟城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举行,前来斋僧的热心菩萨集满了学校礼堂,众人不分男女老少皆跪在地上供养众僧(部分老者因脚部问题则站立供养),供僧之后,法师们则回到休息处。在大约10时左右,在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常年大会过后,参加会议的法师们亦来到会场,并与其他僧众进入礼堂就坐。众位法师中,其中有一位是来自韩国,年届九十高龄的高僧亦不远千里而来参加此次斋僧育僧大会。
在斋僧之前进行部分仪式,首先是释唯悟法师致献词,接下来则是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会长兼古晋佛教居士林林长蔡明田居士致词,在致词中,蔡会长指出,佛陀说四十二章经到第十一章,以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种种比喻以饭食供养使入流及智慧圆满者,功德是不可计数的。
他也表示,在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佛说,人有二十难,其中有,“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等等警语。但今天无论贫富我们都能在一起来斋僧供佛,这何尝不是众生的殊胜因缘,希望大家持执以恒,为佛法修行来圆满人生,也是今天斋僧育僧大会的教育目的。
他说,布施和供养是修行人重要议程,也是佛教启建福德,修行功德的传统,也是在家佛教徒责任所在。佛陀的附属,在家弟子除了学习佛法之外,应有布施供养的美德,因为布施能增胜清净心,止寂贪嗔痴,因此布施能使身心充满慈悲和喜悦,而产生智慧,有智慧的修行便可证道,而进入涅盘寂静的境界,这便是布施供养功德,供僧的功德更是无量无边的。
在献词中,蔡明田会长表示,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主办之国际斋僧育僧大会,今天在槟城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举行,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协办,我仅代表马居总,参加庆典并到场致词,感到无上荣兴。
他说,做为佛教居士的我们,遵从佛陀的遗教,对三宝的敬重及护持。佛、法、僧,是佛教徒共同,敬仰,学习,护持的目标。“佛”,是佛教教主释迦佛,“法”是佛陀的教育,“僧”是佛陀的组织,僧是僧伽的简称,是和合僧团的组织。所以我们学佛就必须从皈依三宝开始,进而开始以佛陀的教育学习为目的,以佛法为修行的指导,以僧众为皈依,是佛教徒共同的宗教信仰理念。
『佛教的组织是以在家和出家四众为基础,四众的学佛因缘的启发,是以人人皆俱佛性,皆可成佛为思想,所以众生的解脱是以佛法的修行圆满为究竟,在家和出家众如能遵从佛法的修行一样可觉悟,解脱而成佛。总的来说,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人生的圆满而了脱生死,脱离轮回现象。』
『轮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为善不足的行为表现,而形成的业力的延续,因为是因果的形成,也是累积的现象,所以是无常,也是无我的。因为是缘起性空,因缘和合,所造成世间现象,所以说,外缘所招致的业力也是空性的。因此可通过善业的累积还是可消除业力的牵引,佛法上说,以善制恶是轮回现象的终止。』
『大家的参与斋僧活动共建功德,是大家的福报所感招,祝愿诸位福寿无疆,智慧增长,学佛有成。佛菩萨加持,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马佛教居士总会作为协办团体,总赞助三万马币作为斋僧育僧之用,其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也踊跃赞助,名列如下:
a. | 沙巴亚庇佛教居士林普陀寺 | RM3,000.00 |
b. | 古晋佛教居士林 | RM2,000.00 |
c. | 彭亨佛教会 | RM1,000.00 |
d.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 | RM1,000.00 |
e. | 槟城佛教居士林 | RM1,000.00 |
f. | 北海佛教居士林 | RM1,000.00 |
g. | 总会长蔡明田 | RM1,000.00 |
h. | 槟城佛教居士林会长许春安 | RM500.00 |
i. | 魏正翔居士 | RM500.00 |
j. | 新山柔佛佛学会 | RM500.00 |
k. | 林梦佛教居士林 | RM300.00 |
l. | 吉兰丹佛教会 | RM300.00 |
m. | 谢旭原合家 | RM200.00 |
n. | 蔡碧玉合家 | RM100.00 |